




地表水中微塑料的测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表水体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检测、分析和定量的过程。以下是对地表水中微塑料测定的详细阐述。
一、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测定工作的第一步,其代表性直接影响到后续分析的结果。采集地表水样品时,应使用特定的采样器或直接采集水样,确保样品能够真实反映目标区域的水质状况。在大面积水域中,可能需要使用网具或浮游生物网来收集悬浮的微塑料,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二、样品前处理
采集到的水样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前处理步骤,以富集微塑料颗粒并去除干扰物质。这些处理方法包括过滤、离心等。为了降低有机和无机杂质的干扰,可能还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进行预处理。
三、微塑料分离
经过前处理后的水样中,微塑料颗粒需要进一步被分离出来。这通常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滤膜等技术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利用不同物质在密度梯度液中的沉降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而滤膜技术则通过微孔滤膜过滤水样,截留微塑料颗粒。这些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微塑料的回收率和分离效果。
四、检测与鉴定
微塑料的检测与鉴定是测定工作的核心环节。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和光谱分析技术(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显示微塑料的形态和尺寸特征;而光谱分析技术则能通过比对微塑料的光谱图与标准谱图来实现对微塑料成分的精确鉴定。对于粒径较小、难以直接观察的微塑料颗粒,还可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分辨率设备进行检测。
五、定量分析
在确定微塑料的存在和成分后,还需要对微塑料的数量和形态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这通常根据微塑料的粒径范围、数量以及形态特征(如形状、颜色等)进行统计和计算。定量分析的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地表水中微塑料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状况。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