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纳塑料检测是指对尺度微小、难以直接用肉眼观测的塑料颗粒进行检测和识别的过程。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包括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MPs)和直径小于1000纳米的纳米塑料,统称为微纳塑料。
一、微纳塑料的定义与危害
微纳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或小于1000纳米的塑料颗粒,它们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通过食物链逐步累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微纳塑料容易穿过生物膜,进入生物体内,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引发癌症、生殖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微纳塑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难以降解的特性,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微纳塑料检测技术
1、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微纳塑料检测的传统手段,包括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样品的指纹图谱,确定塑料的类型和组成。例如,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检测方法能够识别并定量分析微纳塑料的成分,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光谱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品需要预先处理、检测结果易受干扰等。
2、显微技术:显微技术如光诱导力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也广泛应用于微纳塑料的检测。这些技术能够直接观测到塑料颗粒的形态、大小及分布,为深入研究微纳塑料在环境中的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光诱导力显微镜,其极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识别出纳米级别的粒子,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成分分析。
3、质谱技术:质谱技术如热裂解-质谱是一种新兴的微纳塑料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塑料样品进行热裂解处理,利用质谱仪对裂解产物进行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出塑料的种类和组成。Pyr-MS还具有定量分析的能力,能够评估微纳塑料在环境中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三、微纳塑料检测的意义
微纳塑料检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检测和识别环境中的微纳塑料,可以弄清其来源、分布和迁移规律,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微纳塑料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模式,可以揭示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