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618.1-2016《彩虹明樱蛤养殖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618.1-2016
中文名称:《彩虹明樱蛤养殖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6-03-18
实施日期:2016-04-18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归口单位: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温岭龙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起草人:吴洪喜、谢起浪、柴雪良、周朝生、蔡景波、黄振华、陆荣茂、徐礼明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海水养殖与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捕捞和水产养殖
DB33/T 618.1-2016《彩虹明樱蛤养殖技术规范》介绍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6年3月18日发布了《彩虹明樱蛤养殖技术规范》(DB33/T 618.1-2016),该标准自2016年4月18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彩虹明樱蛤养殖技术规范》(DB33/T 618.1-2016)是一项专门针对彩虹明樱蛤养殖过程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到病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要求。
二、种苗选择与运输
标准第一部分规定了种苗的选择标准,包括种苗的健康状况、规格和来源等。还详细说明了种苗的运输条件,如温度、湿度和运输时间等,以确保种苗在运输过程中的健康和活力。
三、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是影响彩虹明樱蛤生长的关键因素。标准中对养殖水域的选择、水质要求、底质条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底质应以沙质或泥沙质为宜,以保证彩虹明樱蛤的生长和繁殖。
四、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标准详细阐述了饲养过程中的饲料选择、投喂量、投喂频率等关键因素。还提出了养殖密度、水体管理和日常观察等管理措施,以确保养殖过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五、病害防治
病害是影响养殖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标准中对彩虹明樱蛤常见的病害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性管理、药物使用规范和紧急处理程序等,以减少病害对养殖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六、收获与后处理
收获是养殖过程的最后一环。标准对收获时间、方法和后处理流程进行了规定。包括收获时的水温、彩虹明樱蛤的健康状况评估以及收获后的清洗、分级和包装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七、质量控制与追溯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标准还对养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追溯体系提出了要求。包括建立养殖记录、产品标识和追溯系统,确保每一批彩虹明樱蛤产品都可追溯到具体的养殖批次和养殖者。
《彩虹明樱蛤养殖技术规范》(DB33/T 618.1-2016)的发布和实施,为彩虹明樱蛤的养殖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养殖者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病害发生,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这一标准的实施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