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Z/T 127-2019《外语汉字译写导则 印度尼西亚语》基本信息
标准号:MZ/T 127-2019
中文名称:《外语汉字译写导则 印度尼西亚语》
发布日期:2019-04-30
实施日期:2019-04-3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区域地名司
归口单位: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3)
起草单位:民政部区域地名司、61363部队
起草人:李晓、陈扬、符浩军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技术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03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政、运输 (词汇)
MZ/T 127-2019《外语汉字译写导则 印度尼西亚语》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2019年4月30日发布并实施了《MZ/T 127-2019 外语汉字译写导则 印度尼西亚语》。标准自2019年4月3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中文与印度尼西亚语互译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文件、商业合同、学术论文、文化交流资料等。它为翻译人员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译写规则,以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标准内容详解
1、译写原则
标准首先明确了译写的原则,包括忠实原文、语言规范、文化适应性和可读性。这些原则要求翻译者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2、译写规则
标准详细列出了译写规则,包括词性转换、语法结构、词汇选择等方面。
3、特殊表达处理
对于中文中的特殊表达,如成语、谚语、专有名词等,标准提供了专门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翻译者在保持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时,使翻译内容更加贴近印度尼西亚语的表达习惯。
4、术语和新词译写
标准特别强调了对专业术语和新兴词汇的译写要求。这有助于确保在专业领域内,翻译内容的专业性和时效性。
三、标准的监督
监督机制:为了确保标准的执行,民政部门将设立监督机制,对翻译质量和标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翻译中的问题,提高翻译的整体质量。
四、标准的意义与展望
《MZ/T 127-2019 外语汉字译写导则 印度尼西亚语》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促进中印(尼)文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翻译工作的标准化水平,也为翻译人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参考。
《MZ/T 127-2019 外语汉字译写导则 印度尼西亚语》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它为中印(尼)翻译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通过遵循这些规则,翻译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播两国的文化。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