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Y/T 5247-2008《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Y/T 5247-2008
中文名称:《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
发布日期:2008-06-16
实施日期:2008-1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出单位: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委会
归口单位: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委会
起草单位:江苏石油勘探局钻井处
起草人:张东方、杨晓东、朱林、朱忠伟、
中国标准分类号:E13石油钻井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
SY/T 5247-2008《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介绍
《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SY/T 5247-2008)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标准,《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SY/T 5247-2008)标准于2008年6月16日发布,并于同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故障类型及识别
钻井井下故障类型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卡钻、断钻杆、钻头脱落等。标准中对各类故障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相应的识别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钻井作业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类型,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依据。
二、故障预防
预防是处理井下故障的重要环节。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选择钻具、严格控制钻井参数、定期检查设备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井下故障的发生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故障处理
1、卡钻:采用提拉、旋转、循环等手段,尝试解除卡钻状态。
2、断钻杆:首先确定断点位置,然后采用打捞、磨铣等手段取出断杆。
3、钻头脱落:通过打捞、磨铣等手段,将脱落的钻头取出井底。
标准还对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以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后续管理
1、故障原因分析: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2、改进措施:根据故障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3、记录与反馈:将故障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SY/T 5247-2008)标准为钻井行业的井下故障处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通过遵循这一标准,钻井作业人员可以更加有效地识别、预防和处理井下故障,提高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钻井企业也需要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