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的标准号是:HG/T 2957.5-2004
HG/T 2957.5-2004《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12-14发布,并于2005-06-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起草人是王和平、张晓梅。
“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介绍
明矾石是一种含铝的硫酸盐矿物,广泛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和作为阻燃剂等。测定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容量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技术,通过化学方式确定样品中的铝浓度。该方法涉及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取样和消解过程,将明矾石样品粉碎至一定粒度后,利用强酸进行消解,以确保所有的铝都能被提取并转化为可测定的形式。
在样品准备完成后,接下来是滴定过程。通常采用的是一种叫做络合滴定的方法,它涉及到使用一种能够与铝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滴定剂。当这种特定的滴定剂逐渐加入含有已知量明矾石溶液的烧杯时,它会与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反应。随着滴定剂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铝离子会被逐步消耗,直至所有铝离子都被反应完,此时达到所谓的滴定终点。为了确定滴定终点,通常会使用指示剂或特定的仪器来观察颜色变化或其他物理参数的改变。
通过记录达到滴定终点所需的滴定剂量,结合滴定剂的浓度和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可以计算得到原明矾石样品中铝的含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相当准确的分析结果。它的准确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条件的控制、滴定剂的选择和浓度以及操作者的经验和技巧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