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T 9020.1-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 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基本信息
标准号:CH/T 9020.1-2013
中文名称:《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 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
发布日期:2013-12-20
实施日期:2014-01-01
发布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CH/T 9020.1-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 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介绍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3年12月20日发布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1:500、1:1000、1:20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数据内容、数据精度、数据组织、数据格式、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数据内容
1、数据要素
本标准规定的数字线划图数据内容包括地形要素和地物要素。地形要素主要包括水系、道路、铁路、居民地等自然和人工地貌特征;地物要素则包括建筑物、植被、管线、交通标志等地面物体。
2、数据分层
为了便于数据的管理、更新和使用,本标准要求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代表一类地理要素,如地形层、地物层等。这样可以有效组织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三、数据精度
1、平面精度
本标准对数字线划图的平面精度有明确要求,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有不同的精度要求,例如1:500比例尺的地图平面精度要求较高,而1:2000比例尺的地图平面精度要求相对较低。
2、高程精度
对于涉及高程信息的地图,本标准也规定了相应的精度要求。高程精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地形的复杂程度和应用需求。
四、数据组织
1、数据结构
本标准要求数字线划图的数据结构应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以便于数据的存储、检索和处理。数据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数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一致性。
2、数据关联
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地形要素和地物要素之间应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以便于数据的整合和分析。
五、数据格式
1、格式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线划图的数据格式,包括文件格式、编码方式等。常用的文件格式有Shapefile、GeoJSON等,编码方式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格式转换
为了便于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本标准还规定了数据格式转换的要求。数据格式转换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数据丢失或错误。
六、数据质量控制
1、质量标准
本标准对数字线划图的数据质量有明确的控制要求,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数据质量的控制是保证地图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2、质量检查
为了确保数据质量,本标准规定了数据质量检查的流程和方法。质量检查包括数据的自检、互检和第三方检查等,以确保数据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使用,提高地图数据的质量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