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51/T 1141-2010《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1/T 1141-2010
中文名称:《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发布日期:2010-06-08
实施日期:2010-07-01
发布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1/T 1141-2010《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介绍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发布了《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以下简称《规范》)。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1、亲鳅的选择
《规范》明确了亲鳅选择的标准和方法,要求亲鳅体质健壮、无伤病、性腺发育良好等。还强调了亲鳅的雌雄比例、年龄和体重等要素,以确保繁殖效果。
2、人工繁殖技术
《规范》详细介绍了泥鳅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包括繁殖环境的控制、繁殖时间的确定、繁殖操作的步骤等。通过科学的人工干预,可以提高泥鳅的繁殖率和孵化率。
3、孵化管理
《规范》对孵化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温度、溶氧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胚胎的正常发育。还提出了孵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为养殖者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4、苗种培育
《规范》对泥鳅苗种的培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苗种的饲养管理、生长环境、饲料投喂等。通过科学的培育方法,可以提高泥鳅苗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规范》的意义
1、提高繁殖效率
通过规范亲鳅选择、人工繁殖技术等环节,可以显著提高泥鳅的繁殖效率,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2、保障养殖质量
《规范》对泥鳅养殖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有助于保障养殖过程中泥鳅的生长环境和饲料质量,从而提高养殖泥鳅的品质。
3、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泥鳅养殖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泥鳅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的发布和实施,为泥鳅养殖业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泥鳅的繁殖效率和养殖质量,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泥鳅养殖者,应积极学习和掌握《规范》的相关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