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4/T 2024-2013《护岸工程技术管理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4/T 2024-2013
中文名称:《护岸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发布日期:2013-12-16
实施日期:2014-01-16
发布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4/T 2024-2013《护岸工程技术管理规程》介绍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34/T 2024-2013《护岸工程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并于2014年1月16日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
《规程》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为安徽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护岸工程。这包括但不限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护岸工程,以及与护岸工程相关的附属设施。通过明确规定适用范围,有助于确保《规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执行。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工程勘察与设计
《规程》对护岸工程的勘察与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工程勘察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环境等因素,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美观、环保等原则,合理选择护岸型式和材料,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工程施工与验收
《规程》对护岸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工程竣工后,应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3、工程运行与维护
《规程》强调了护岸工程的运行与维护的重要性。工程投入使用后,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应定期对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4、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规程》明确要求,护岸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和水体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应加强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和提升水体生态环境。
三、《规程》的实施意义
《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安徽省护岸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明确规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加强工程运行与维护管理,有助于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通过强调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有助于实现护岸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