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0248.3-2012《进出口自行车及零件检验规程 第3部分:电动自行车》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0248.3-2012
中文名称:《进出口自行车及零件检验规程 第3部分:电动自行车》
发布日期:2012-12-12
实施日期:2013-07-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0248.3-2012《进出口自行车及零件检验规程 第3部分:电动自行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12月12日发布了《进出口自行车及零件检验规程 第3部分: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自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检验要求
1、分类
标准将电动自行车分为不同的类别,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检验;分类依据包括电动自行车的设计速度、功率、电池类型等。
2、检验项目
标准详细列出了电动自行车必须进行的各项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整车性能、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
3、检验方法
标准提供了具体的检验方法和步骤,确保检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检验方法涵盖了实验室测试、现场检验、抽样检验等多种方式。
二、检验规则
1、抽样规则
标准规定了抽样的数量、比例和方法,确保抽样的代表性和公正性。
抽样规则有助于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检验成本。
2、合格判定
标准明确了合格判定的标准和程序,包括单项判定和总体判定。
合格判定标准有助于确保只有符合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才能进入市场。
三、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标志
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在显著位置标明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信息;标志的规范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也便于产品的追溯和管理。
2、包装
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强度等;合适的包装可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损害。
3、运输
标准提出了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防止碰撞、防止雨淋等;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4、贮存
标准建议了贮存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良好的贮存条件有助于保持电动自行车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SN/T 0248.3-2012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的进出口检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和检验机构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和性能。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