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 586-2012《地下水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基本信息
标准号:SL 586-2012
中文名称:《地下水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发布日期:2012-07-11
实施日期:2012-10-11
发布部门:水利部
归口单位:水利部水文局
起草单位:水利部地下水监测中心、北京市水文总站等
起草人:章树安、王光生 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SL 586-2012《地下水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介绍
水利部于2012年发布了《地下水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 586-2012),该标准自2012年10月1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随着地下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科学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地下水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表结构和标识符,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SL 586-2012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地下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标准化框架。
二、标准内容概述
SL 586-2012标准规定了地下水数据库的表结构和标识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表结构
标准详细定义了地下水数据库中应包含的数据表及其结构。这些数据表涵盖了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水文地质等属性,以及监测井、取样点等关键信息。通过统一的数据表结构,可以确保不同地区、不同监测点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2、标识符
标识符是用于唯一标识地下水数据库中各项数据的代码。标准规定了标识符的编码规则和格式,确保了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唯一性。标识符的合理设计对于数据的快速检索和准确定位至关重要。
3、数据质量控制
标准还涉及了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这有助于提高地下水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共享与交换
为了促进地下水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标准提出了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这有助于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三、实施意义
SL 586-2012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地下水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实现地下水数据的标准化存储,还促进了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