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T 3014-2014《数字表面模型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CH/T 3014-2014
中文名称:《数字表面模型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4-12-18
实施日期:2015-01-01
发布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CH/T 3014-2014《数字表面模型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介绍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4年12月18日发布了《数字表面模型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CH/T 3014-2014),该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数字表面模型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CH/T 3014-2014)是一部关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国家级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数字表面模型制作中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数据获取、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规范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数字表面模型制作中的应用,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基本原则
1、测量目的明确:在进行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前,应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技术方法合理:根据测量目的和地形地貌特点,选择合适的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获取全面:在测量过程中,应全面获取所需的数据,包括地形高程、地貌特征、建筑物等,以满足数字表面模型制作的需求。
4、数据处理规范: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规范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分类、数据融合等,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5、质量控制严格: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技术要求
1、测量设备:使用的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2、测量参数:根据测量目的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设置测量参数,包括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激光发射频率等。
3、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数据丢失或重复。
4、数据存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规范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四、数据获取
1、飞行规划:根据测量目的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规划飞行航线和飞行高度,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激光扫描: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激光雷达设备对地面进行扫描,获取地面的高程信息和地貌特征。
3、数据记录:对激光扫描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包括时间、位置、高程等信息。
五、数据处理
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滤波等,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2、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应用需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包括地形高程、建筑物、植被等。
3、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和类型数据进行融合,形成统一的数字表面模型。
六、质量控制
1、精度检验: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包括高程精度、平面精度等,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可靠性评估: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包括设备稳定性、数据处理方法等。
3、异常处理: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包括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