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528-2010
中文名称:《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0-05-20
实施日期:2010-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标准分类号:B39其他经济作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了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旨在为食用菌菌种的生产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确保菌种的纯度、活力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标准涵盖了菌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菌种的采集、制备、培养、保存、检验和包装等关键环节。
二、菌种采集与制备
1、菌种采集
菌种的采集是菌种生产的第一环节,本标准规定了采集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采集时必须确保菌种的纯正性,避免混杂和污染。采集地点应选择在无污染的环境中,采集工具应保持清洁,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2、菌种制备
菌种制备是将采集到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和扩大培养的过程。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制备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选择、灭菌、接种、培养条件等,以确保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三、菌种培养
1、培养条件
菌种培养是菌种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本标准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严格规定。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以及培养基的组成和pH值等,以保证菌种在最佳条件下生长。
2、培养周期
培养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菌种的生长和繁殖。本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食用菌菌种,规定了相应的培养周期,以确保菌种的成熟度和质量。
四、菌种保存与检验
1、菌种保存
菌种保存是保证菌种长期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本标准规定了菌种保存的条件和方法,包括低温保存、干燥保存等,以及保存期间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2、菌种检验
菌种检验是确保菌种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标准规定了菌种检验的项目和方法,包括菌种的纯度、活力、形态特征等,以及检验的频率和标准。
五、菌种包装与标识
1、包装要求
菌种的包装是保护菌种免受外界污染和损害的重要措施。本标准规定了菌种包装的材料、规格和方法,以确保菌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2、标识规定
菌种的标识是提供菌种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标准规定了菌种标识的内容和格式,包括菌种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单位等,以便于用户识别和追溯。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