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Y/T 2410-2015《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产业分类导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2410-2015
中文名称:《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产业分类导则》
发布日期:2015-01-27
实施日期:2015-05-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归口单位:全国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起草人:刘俊昌、斯萍、陈文汇、胡明形、梦梦、纪建伟、许单云、马春艳、黎禹、林奥京
中国标准分类号:B60林业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LY/T 2410-2015《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产业分类导则》介绍
国家林业局于2015年1月27日发布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产业分类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导则》的制定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非法捕猎、贩卖等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野生动物保护产业的发展也亟需规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林业局制定并发布了《导则》,旨在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产业提供科学的分类指导。
二、《导则》的主要内容
1、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分类
《导则》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为三个层次:一级保护、二级保护和非保护。一级保护动物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二级保护动物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其他保护动物;非保护动物则是指不属于前两者的野生动物。
2、相关产业分类
《导则》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相关产业分为四个类别:保护管理、科研教育、观赏娱乐和资源利用。保护管理类产业主要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科研教育类产业则包括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教育和培训;观赏娱乐类产业主要是指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场所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利用类产业则是指在保护的前提下,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3、分类原则
《导则》明确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产业分类的原则,包括保护优先、科学分类、动态调整和规范管理。保护优先原则要求在分类过程中,始终将野生动物保护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分类原则要求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分类;动态调整原则要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分类;规范管理原则则要求对相关产业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有序发展。
三、《导则》的实施意义
《导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科学的分类依据,有利于提高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范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