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0400.2-2015《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 第2部分:原辅材料》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0400.2-2015
中文名称:《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 第2部分:原辅材料》
发布日期:2015-05-26
实施日期:2016-0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漳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周铮、刘灵奕、陈志峰、林勇湫、李恒星、田岭
SN/T 0400.2-2015《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 第2部分:原辅材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5年5月26日发布了SN/T 0400.2-2015《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 第2部分:原辅材料》,该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是针对进出口罐头食品的原辅材料检验的专门规程,是整个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的一部分。它规定了原辅材料的检验要求、方法和标准,旨在确保罐头食品的原料和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二、原辅材料的定义
1、原辅材料的范围
本标准所指的原辅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罐头食品的主料,如肉类、水果、蔬菜等;
罐头食品的辅料,如盐、糖、香料等;
罐头食品的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2、原辅材料的分类
原辅材料按照其在罐头食品中的作用和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
主要原料;
辅助原料;
添加剂。
三、检验要求
1、检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了原辅材料的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微生物检测;
化学成分分析;
物理特性测试;
感官评价。
2、检验标准
对于每一项检验项目,本标准都提供了具体的检验标准,包括:
微生物的限量标准;
化学成分的允许范围;
物理特性的合格标准;
感官评价的参考指标。
四、检验方法
1、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是确保原辅材料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检测的具体方法,如:
菌落总数的测定;
大肠杆菌的检测;
沙门氏菌的检测。
2、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是评估原辅材料质量的关键步骤。本标准提供了化学分析的方法,包括: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农药残留的检测;
添加剂含量的测定。
3、物理特性测试
物理特性测试包括对原辅材料的外观、质地、颜色等方面的评估。本标准规定了测试的具体方法。
4、感官评价
感官评价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标准提供了感官评价的参考标准,包括:
色泽评价;
香味评价;
口感评价。
五、检验流程
1、抽样
本标准规定了原辅材料抽样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检验
检验流程包括对抽样的原辅材料进行上述各项检测,并记录结果。
3、结果处理
对于检验结果,本标准提供了处理方法,包括:
合格品的处理;
不合格品的处理;
复检流程。
六、记录和报告
1、检验记录
本标准要求检验机构对检验过程中的所有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抽样记录;
检验方法记录;
检验结果记录。
2、检验报告
检验完成后,检验机构需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出具详细的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含:
原辅材料的基本信息;
检验项目和结果;
结论和建议。
SN/T 0400.2-2015《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 第2部分:原辅材料》的发布和实施,为进出口罐头食品的原辅材料检验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通过遵循本标准,可以确保原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从而保障最终产品的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