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T 1049-2006《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SC/T 1049-2006
中文名称:《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6-01-26
实施日期:2006-0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农业部渔业局
归口单位: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厅渔业局;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起草人:马荣棣、段登选、刘巍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淡水养殖与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捕捞和水产养殖
SC/T 1049-2006《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介绍
SC/T 1049-2006《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该标准于2006年1月26日正式发布,并于2006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养殖环境规定
SC/T 1049-2006标准对低洼盐碱地池塘的养殖环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池塘的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水质不受污染。池塘的面积、深度、形状等应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进行合理设计。池塘的底部应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以便于水体的流动和交换。
二、养殖设施要求
标准对养殖设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池塘的围栏应使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以确保围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池塘的进水和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和交换性。池塘的增氧设备、投饵设备等也应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进行合理配置。
三、养殖管理规范
SC/T 1049-2006标准对养殖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养殖品种的选择应根据低洼盐碱地的水质特点和养殖目标进行。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投放频率,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养殖过程中还应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四、水质管理要点
水质管理是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的关键环节。标准对水质管理提出了以下要点:一是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二是采取合理的水体交换和增氧措施,保持水质的稳定性;三是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如生物菌剂、活性炭等,以改善水质。
五、疾病防控措施
疾病防控是保障养殖成功率的重要环节。SC/T 1049-2006标准对疾病防控提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二是定期对养殖品种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三是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SC/T 1049-2006标准强调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等。应积极探索养殖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