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F/T 0115-2021《血液中45种有毒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F/T 0115-2021
中文名称:《血液中45种有毒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发布日期:2021-11-17
实施日期:2021-11-17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提出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司法部信息中心
起草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刘伟、沈敏、卓先义、沈保华、向平、严慧
中国标准分类号:C06法医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40
SF/T 0115-2021《血液中45种有毒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于2021年11月17日发布了SF/T 0115-2021《血液中45种有毒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标准。
一、标准概述
SF/T 0115-2021《血液中45种有毒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是一项关于血液中有毒生物碱检测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45种有毒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验方法,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和结果评价等内容。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
1、样品采集:标准规定了血液样品的采集方法,要求使用无菌、干燥的真空采血管进行采集,避免样品污染和变质。
2、样品保存:样品应在2-8℃条件下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若需要长时间保存,应将样品冷冻在-20℃以下。
3、样品处理:将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进行后续处理。根据待测生物碱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蛋白沉淀、固相萃取等。
三、分析方法
1、色谱条件: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的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柱温等参数,以保证色谱分离效果。
2、质谱条件:标准规定了串联质谱的离子源、扫描模式、碰撞能量等参数,以实现对45种有毒生物碱的准确鉴定和定量。
3、方法验证:标准要求对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等进行验证,确保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结果评价
1、定性分析:通过质谱的二级质谱图,对45种有毒生物碱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化合物。
2、定量分析:根据质谱信号强度和标准曲线,对45种有毒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其在血液中的浓度。
3、结果判断: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样品中有毒生物碱的含量是否超过安全阈值。
五、标准的应用
SF/T 0115-2021《血液中45种有毒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标准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
1、法医学:用于毒物鉴定和死因分析,为法医案件提供科学依据。
2、毒理学:用于研究有毒生物碱的毒性、代谢和作用机制。
3、临床诊断:用于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有毒生物碱含量,指导临床治疗。
4、药物监测:用于监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