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Y/T 3075-2018《锈色粒肩天牛检疫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3075-2018
中文名称:《锈色粒肩天牛检疫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8-12-29
实施日期:2019-05-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提出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植物检疫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71/SC 2)
归口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植物检疫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71/SC 2)
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太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运城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平陆县林业局森林植物检疫站
起草人:周维民、高蕊丽、贾俊丽、徐鹏、龚梅、丁庆国、薛媛、张连友、常茂林、梁丽珺、王晓俪、高洁、高晋华、郭春苗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30
LY/T 3075-2018《锈色粒肩天牛检疫技术规程》介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LY/T 3075-2018《锈色粒肩天牛检疫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锈色粒肩天牛的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确保植物安全。
一、《规程》的主要内容
《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术语和定义:《规程》对锈色粒肩天牛、检疫、疫情监测、疫情控制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规程》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2、检疫对象:《规程》明确了锈色粒肩天牛的检疫对象,包括活体、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阶段的个体。
3、疫情监测:《规程》规定了疫情监测的方法和程序,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时间、监测方法等,确保疫情的及时发现和准确判断。
4、疫情控制:《规程》提出了疫情控制的措施,包括疫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疫情扩散时的防控措施等,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5、检疫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锈色粒肩天牛的检疫技术,包括采样、检测、鉴别等环节,为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6、记录和报告:《规程》要求对检疫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以便于工作的追溯和监督。
二、《规程》的实施意义
1、保障植物安全:通过规范锈色粒肩天牛的检疫工作,可以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植物安全。
2、提高检疫技术水平:《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检疫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检疫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促进农林发展: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林资源的损害,促进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提升国际合作:《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在植物检疫领域的国际地位,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三、《规程》的实施要求
1、加强宣传和培训: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应加强对《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2、严格执行《规程》: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应严格执行《规程》,确保检疫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应加强对检疫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规程》的落实。
4、鼓励创新和改进:鼓励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在《规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检疫技术和方法。
LY/T 3075-2018《锈色粒肩天牛检疫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锈色粒肩天牛的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保障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