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Z/T 52033-2014《聚乙烯/聚丙烯(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基本信息
标准号:FZ/T 52033-2014
中文名称:《聚乙烯/聚丙烯(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
发布日期:2014-05-06
实施日期:2014-10-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起草单位: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浙江新维狮合纤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浦金龙、许建凤、李红杰、郑晓冰
中国标准分类号:W52化学纤维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20人造纤维
FZ/T 52033-2014《聚乙烯/聚丙烯(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5月6日发布了FZ/T 52033-2014《聚乙烯/聚丙烯(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标准,并自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定义
FZ/T 52033-2014标准首次明确了聚乙烯/聚丙烯(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的定义。该标准规定,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是指以聚乙烯或聚丙烯为基材,通过添加增白剂、抗静电剂等助剂,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性,使其具有增白效果和一定程度的抗静电性能的短纤维。
二、生产要求
标准对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的生产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增白剂、抗静电剂等助剂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纤维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生产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纤维的长度、细度等物理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三、质量指标
FZ/T 52033-2014标准对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纤维应无明显色差、无杂质、无结块。
长度:纤维的长度应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细度:纤维的细度应均匀一致,以保证其柔软性和舒适性。
增白效果:纤维的增白效果应达到一定标准,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抗静电性能:纤维应具备一定的抗静电性能,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四、测试方法
为确保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的质量,标准规定了一系列测试方法。包括:
外观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纤维的外观,判断是否存在色差、杂质等问题。
长度测定:使用专用仪器测量纤维的长度,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细度测定:通过显微镜等设备测量纤维的细度,评估其均匀性。
增白效果测试:采用专业设备对纤维的增白效果进行评估。
抗静电性能测试:通过静电测试仪等设备,测试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五、包装与标识
FZ/T 52033-2014标准还对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的包装和标识提出了要求。包装应保证纤维的整洁、安全,便于运输和使用。包装上应明确标识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等信息,以便消费者和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识别和追溯。
六、应用领域
PE/PP增白复合短纤维具有增白和抗静电的双重功能,使其在纺织、服装、家居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服装领域,增白纤维可以提高服装的美观度;在家居领域,抗静电纤维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