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5/T 679-2006《巨峰葡萄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5/T 679-2006
中文名称:《巨峰葡萄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06-05-01
实施日期:2006-05-01
发布部门: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福建省农业厅
起草单位:尤长铃、李以训、陈石榕、姚越、陈俊钦、陈祖枝、林赛萱、黄佳佳。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DB35/T 679-2006《巨峰葡萄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介绍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5月1日发布并实施了《巨峰葡萄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DB35/T 679-2006)标准。
一、标准概述
《巨峰葡萄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涵盖了巨峰葡萄在生长周期中可能遇到的病虫害种类、识别方法、防治策略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该标准为葡萄种植者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病虫害管理方案,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二、病虫害种类及识别
1、病虫害种类
标准详细列出了巨峰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等病害,以及葡萄蚜虫、葡萄叶蝉、葡萄红蜘蛛等虫害。
2、识别方法
对于每一种病虫害,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识别特征和诊断方法,帮助种植者准确识别病虫害,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综合防治策略
1、预防为主
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倡通过改良土壤、合理施肥、修剪枝条等农业措施,增强葡萄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综合治理
标准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策略,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的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四、具体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部分详细介绍了利用天敌、微生物制剂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使用生物农药等。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粘虫板、灯光诱杀等非化学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方面,标准提供了农药的选择原则、使用剂量和施药时机等指导,强调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五、监测与记录
标准要求种植者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以便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巨峰葡萄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巨峰葡萄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葡萄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