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T 2041-2011《日本对虾 苗种》基本信息
标准号:SC/T 2041-2011
中文名称:《日本对虾 苗种》
发布日期:2011-09-01
实施日期:2011-12-01
发布部门:农业农村部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SC/T 2041-2011《日本对虾 苗种》介绍
农业农村部于2011年9月1日发布了《日本对虾 苗种》标准(SC/T 2041-2011),并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SC/T 2041-2011《日本对虾 苗种》标准旨在规定日本对虾苗种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苗种的质量和养殖的成功率。
二、分类
标准首先对日本对虾苗种进行了分类,明确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苗种规格,包括:
幼体(从孵化到第一次蜕皮)
仔虾(从第一次蜕皮到体长达到1厘米)
幼虾(从体长1厘米到3厘米)
苗种(从体长3厘米到5厘米)
三、质量要求
1、健康标准:苗种应健康活泼,无明显疾病和寄生虫感染。
2、形态标准:苗种应具有日本对虾的典型形态特征,体色正常,无畸形。
3、规格标准:苗种的规格应符合分类中的规定,误差范围在±0.5厘米以内。
4、活力标准:苗种在离水后应能迅速恢复活力,无明显的应激反应。
四、检验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苗种的检验方法,包括:
外观检查:检查苗种的形态、体色和活力。
规格测量:使用卡尺或量筒测量苗种的体长。
健康检查:通过显微镜检查苗种是否有寄生虫和疾病。
五、包装与运输
1、包装:苗种应使用透气的网袋或塑料容器包装,确保苗种在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2.、运输:苗种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和直射阳光,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六、贮存
苗种在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放入适宜的养殖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减少应激和死亡率。
SC/T 2041-2011《日本对虾 苗种》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日本对虾苗种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养殖户和苗种供应商应严格遵守此标准,确保苗种的质量和养殖的可持续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