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T 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基本信息
标准号:QX/T 341-2016
中文名称:《降雨过程强度等级》
发布日期:2016-09-29
实施日期:2017-03-01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提出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
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
起草人:王莉萍、王秀荣、王维国、张立生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QX/T 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介绍
中国气象局于2016年9月29日发布了QX/T 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标准,该标准自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自然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QX/T 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二、标准主要内容
1、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该标准将降雨过程强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特大暴雨、大暴雨、暴雨、大雨和中雨。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降雨强度标准,如特大暴雨的降雨强度为100毫米/小时以上。
2、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依据:标准规定了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同时,还对降雨过程的起始、终止时间进行了明确。
3、降雨过程强度等级的应用:该标准明确了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在气象预报、水文预测、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有助于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等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2、规范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该标准的制定,为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避免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因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的混乱。
3、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降雨过程强度等级的科学划分,有助于城市管理部门、水资源管理部门等更好地开展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4、促进科研工作:该标准的制定,为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
QX/T 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标准的制定,是我国气象、水文等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规范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