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1764-2011《南粳45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764-2011
中文名称:《南粳45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05-06
实施日期:2011-07-06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764-2011《南粳45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规程》的全称为DB32/T 1764-2011《南粳45生产技术规程》,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于2011年5月6日发布,同年7月6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解读
1、生产环境要求
《规程》首先对南粳45的生产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土壤、水质、气候等条件。这些环境因素对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因此《规程》详细规定了适合南粳45生长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灌溉水源的水质标准等,以确保水稻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
2、种子选择与处理
《规程》对种子的选择和处理也作了明确规定。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以及种子的消毒、浸泡、催芽等处理方法。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势,从而保证秧苗的健壮。
3、育苗技术
育苗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规程》对育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育苗的时间、方法、秧床的准备、秧苗的管理和移栽技术等。这些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秧苗的质量和移栽的成功率。
4、田间管理
《规程》对田间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合理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特别是对于南粳45这一品种的生长习性和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5、收获与后处理
《规程》还涉及了收获时期、方法以及收获后的晒谷、储存等后处理技术。这些规定有助于保证收获的水稻品质,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二、实施意义
《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江苏省南粳45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种植技术指南,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