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羽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标准号是:SN/T 3991-2014
SN/T 3991-2014《赤羽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4-11-19发布,并于2015-05-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起草人是张吉红、唐泰山、黄素文、李如松、倪健波、王建峰、张常印。
“赤羽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介绍
赤羽病毒(AKAV)是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单链负义RNA病毒,它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并能够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在公共卫生监测和临床诊断中,快速准确识别出赤羽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实时荧光RT-PCR技术因其高敏感性、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以及可进行高通量检测而成为病原体检测的标准方法之一。
实施赤羽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时,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或者体液样本,然后使用逆转录酶将病毒的RNA逆转录为DNA。接下来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的探针,这些引物和探针针对病毒基因组中的保守区域来确保检测的特异性。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荧光信号的增强可以直接反映病毒核酸的扩增情况。若检测到荧光信号的显著增加,则说明样本中存在赤羽病毒的遗传物质,从而实现了对赤羽病毒的快速诊断。
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地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赤羽病毒,还能用于病毒载量的监测及疾病进展评估。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监控手段,有助于及早发现疫情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该技术的灵活性使得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实验室条件和处理多个样本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赤羽病毒检测工作的可行性和效率。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