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1582-2010《奶牛繁育技术档案建立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582-2010
中文名称:《奶牛繁育技术档案建立规范》
发布日期:2010-02-04
实施日期:2009-05-04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582-2010《奶牛繁育技术档案建立规范》介绍
《规范》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2月4日发布,并于2009年5月4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档案建立的目的和原则
《规范》明确了建立奶牛繁育技术档案的目的,即为了系统地记录奶牛的繁育信息,为繁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确保奶牛繁育工作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规范》还强调了档案建立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可追溯性。
2、档案内容的详细规定
《规范》对奶牛繁育技术档案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奶牛的基本信息,如品种、出生日期、体重等;
繁育记录,包括配种、妊娠、分娩等关键繁育活动;
健康记录,如疾病、治疗、疫苗接种等;
管理记录,如饲喂、环境控制等。
3、档案的格式和存储要求
《规范》对档案的格式提出了统一要求,以便于档案的管理和查询。同时,对档案的存储方式也进行了规定,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保存条件、备份要求等。
4、档案的管理与更新
《规范》对档案的管理责任、管理流程、信息更新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有效管理。
5、档案的查询与利用
《规范》指出,档案应当便于查询和利用,以支持繁育决策和研究工作。同时,对档案的保密性也提出了要求,以保护奶牛和农场的隐私。
二、《规范》的实施意义
《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奶牛繁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可以更好地监控奶牛的健康状况、繁育表现,从而优化繁育策略,提高奶牛的生产力和奶质。规范的档案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农场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DB32/T 1582-2010《奶牛繁育技术档案建立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奶牛繁育技术档案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通过遵循《规范》的要求,相关从业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奶牛繁育信息,为奶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