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32829-2016《装备检维修过程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2829-2016
中文名称:《装备检维修过程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规范》
发布日期:2016-08-29
实施日期:2017-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启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烽火联拓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谭杰、黎晓东、王敏丽、王海丹、赵红胜、于晓春、王强、李民、张革军、范俊宏、刘成永、宋伟宁、王刚、马增良
中国标准分类号:J07电子计算机应用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50信息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
GB/T 32829-2016《装备检维修过程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32829-2016《装备检维修过程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规范》,并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旨在规定装备检维修过程中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要求,包括标签的设计、数据的编码、系统的构建以及操作流程等。通过这些规范,可以确保RFID技术在装备检维修过程中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二、标签设计
1、标签类型
本标准明确了在装备检维修过程中使用的RFID标签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被动标签和主动标签。这些标签需要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2、标签编码
标签编码是RFID系统的关键部分,本标准规定了标签编码的规则和格式。这包括了标签的唯一标识符(UID)的生成规则,以及如何将装备的相关信息编码到标签中。
三、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是RFID技术应用的核心,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数据编码的格式和内容。这包括了装备的基本信息、检维修记录、状态信息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系统构建
1、硬件要求
本标准对RFID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读写器、天线等设备的规格和性能标准。
2、软件要求
软件是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规定了软件的功能要求,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
五、操作流程
本标准详细描述了装备检维修过程中RFID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标签的安装、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系统的维护等。这些流程的规范有助于提高检维修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安全与隐私
在RFID技术的应用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以保护装备信息不被非法访问或篡改。
GB/T 32829-2016《装备检维修过程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装备检维修领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推动RFID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遵循本标准,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确保RFID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装备检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