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3884.21-2018《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铜、硫、铅、锌、铁、铝、钙、镁、锰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884.21-2018
中文名称:《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铜、硫、铅、锌、铁、铝、钙、镁、锰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发布日期:2018-09-17
实施日期:2019-06-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起草单位: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
起草人:窦怀智、张晓冬、褚宁、蒋晓光、庄梅、王恒、谢辉、肖飞燕、严文勋、郑建明、唐梦奇、万双、李先和、于丽丽、胡洁、夏珍珠、罗文、赖秋祥
中国标准分类号:H13重金属极其合金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30铜和铜合金
GB/T 3884.21-2018《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铜、硫、铅、锌、铁、铝、钙、镁、锰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介绍
GB/T 3884.21-2018标准于2018年9月17日发布,并于2019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详解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铜精矿中上述元素的测定,特别是对于含铜量较高且其它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的样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如样品的制备、标准物质、分析线等,为实验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3、方法原理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基于样品在X射线激发下产生特征X射线荧光,通过测量荧光的波长和强度来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4、仪器设备
标准详细列出了进行分析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仪、样品制备设备、标准物质等,并对其性能要求进行了规定。
5、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是分析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标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缩分、研磨和制样等步骤,并强调了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6、分析步骤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样品制备到测量、数据处理的整个分析流程,包括样品的激发条件、测量模式、背景扣除、校准曲线的建立等。
7、结果计算与表达
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包括校准曲线的绘制、样品中元素含量的计算公式等,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8、精密度与准确度
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标准还规定了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评估方法,包括重复性、再现性以及与参考方法的对比等。
二、标准的应用
GB/T 3884.21-2018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铜精矿化学分析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铜精矿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检测机构提供了统一的分析方法,还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