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部1485号公告-18-2010《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农业部1485号公告-18-2010
中文名称:《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发布日期:2010-11-15
实施日期:2011-0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6)
起草单位: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起草人:黄昆仑、段武德、李欣、贺晓云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农业部1485号公告-18-2010《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10年11月15日发布了1485号公告,即《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制定背景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食用安全问题。外源蛋白质是转基因生物中常见的一种成分,可能引起消费者的过敏反应。因此,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中的外源蛋白质进行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是确保其食用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中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术语的定义,为后续的分析方法提供了基础。
2、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本标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外源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
本标准提出了外源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方法,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等步骤。
4、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
本标准规定了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包括蛋白质序列的获取、比对、预测和风险评估等步骤。
5、结果的报告和解释
本标准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报告和解释,包括外源蛋白质的鉴定结果、过敏性风险评估和建议等。
三、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确保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
本标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保障消费者健康
通过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中的外源蛋白质进行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过敏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3、促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为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对于确保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