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4/T 1837-2013《浅水草型湖泊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4/T 1837-2013
中文名称:《浅水草型湖泊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2013-02-04
实施日期:2013-03-04
发布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4/T 1837-2013《浅水草型湖泊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介绍
DB34/T 1837-2013《浅水草型湖泊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2月4日发布,并于同年3月4日正式实施。
一、养殖环境与设施
1、选址要求
标准强调选址的重要性,要求养殖水域应选择在浅水草型湖泊,水深在0.5-2米之间,水质良好,无污染源,且具备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2、设施建设
标准规定了养殖设施的建设要求,包括池塘、水源、排水系统、防逃设施等。设施建设应保证河蟹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同时便于管理和操作。
二、蟹苗投放与管理
1、蟹苗选择
标准要求蟹苗应选择健康、无病害、生长良好的品种,以确保养殖的成功率。
2、投放密度
根据养殖水域的实际情况,标准规定了适宜的蟹苗投放密度,以保证河蟹生长的空间和资源。
3、日常管理
标准对日常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水质监测、饲料投喂、生长观察等,以确保河蟹的健康生长。
三、饲养与营养
1、饲料选择
标准强调饲料的选择应以天然、无污染的原料为主,同时考虑到河蟹的营养需求。
2、投喂方法
标准规定了投喂的方法和频率,以保证河蟹获得均衡的营养。
四、疾病防治
1、预防措施
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预防疾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消毒、合理投喂、保持水质等。
2、疾病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标准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隔离病蟹等。
五、捕捞与运输
1、捕捞时机
标准规定了捕捞的最佳时机,以确保河蟹的品质和口感。
2、捕捞方法
标准提出了捕捞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对河蟹的损伤。
3、运输要求
对于捕捞后的河蟹,标准规定了运输的条件和方法,以保证河蟹在运输过程中的生存和品质。
DB34/T 1837-2013《浅水草型湖泊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安徽省内河蟹生态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