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2090-2012《梨黑星病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090-2012
中文名称:《梨黑星病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2-05-08
实施日期:2012-08-08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090-2012《梨黑星病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发布了DB32/T 2090-2012《梨黑星病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标准发布日期为2012年5月8日,实施日期为2012年8月8日。
一、鉴定方法
1、症状鉴定
本标准详细描述了梨黑星病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症状特征,包括叶片、果实和新梢的病变情况。通过观察梨树的叶片是否有不规则的褐色斑块、果实表面是否出现凹陷的黑色病斑等,可以初步判断梨树是否感染了黑星病。
2、病原鉴定
除了症状鉴定,本标准还规定了病原鉴定的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试验等手段,可以确定病原的种类和特性,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二、评价技术
1、发病程度评价
本标准提出了梨黑星病发病程度的评价方法,包括对病害发生范围、病斑大小、病斑数量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对发病程度的准确评价,可以为梨树的病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抗性评价
抗性评价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品种梨树的抗性评价,可以筛选出抗黑星病的优良品种,为梨树的种植和品种改良提供指导。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本标准强调了农业防治在梨黑星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包括合理密植、适时修剪、清除病残体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梨黑星病防治的重要手段。本标准推荐了多种有效的化学农药,并规定了使用剂量、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手段,本标准也对其进行了介绍。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引入天敌等方法,可以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有效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
DB32/T 2090-2012《梨黑星病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梨黑星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