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1/T 362.1-2006《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1/T 362.1-2006
中文名称:《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
发布日期:2006-07-20
实施日期:2006-11-01
发布部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国标准分类号:A24分类编码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DB31/T 362.1-2006《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介绍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7月20日发布了DB31/T 362.1-2006《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标准,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31/T 362.1-2006标准是针对水务信息管理的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水务信息的分类与编码。该标准旨在为水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提供统一的分类和编码规则,以便于水务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二、标准规定内容
1、信息分类
标准规定了水务信息的分类,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程、水管理、水法规等五个一级分类,以及相应的二级和三级分类。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对水务信息进行系统化、层次化的管理。
2、编码规则
标准明确了水务信息的编码规则,包括编码的层次结构、编码的基本形式和编码的组成要素。编码规则的制定有助于实现水务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准确传递。
3、信息采集
标准提出了水务信息采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信息采集的具体方法。这有助于确保水务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信息存储
标准规定了水务信息的存储方式和存储要求,包括信息存储的基本原则、信息存储的结构和信息存储的技术要求。这有助于保障水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5、信息传输
标准提出了水务信息传输的方式和要求,包括信息传输的基本原则、信息传输的格式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要求。这有助于实现水务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共享。
6、信息分析与应用
标准探讨了水务信息的分析方法和应用场景,包括信息分析的目的、信息分析的方法和信息应用的具体领域。这有助于充分发挥水务信息的价值,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标准意义
DB31/T 362.1-2006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上海市水务信息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的分类和编码规则,有助于提高水务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规范的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方法,有助于保障水务信息的全面性和安全性;通过信息的应用和推广,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