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PMA 016-2020《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T/CPMA 016-2020
中文名称:《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标准》
发布日期:2020-12-30
实施日期:2021-05-01
发布部门:中华预防医学会
归口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曹玲生、尹遵栋、蔡碧、张伟燕、林琳、陈伟、胡昱、陆志坚、甘明、马金宇、曹雷、葛辉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医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T/CPMA 016-2020《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标准》介绍
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编号为T/CPMA 016-2020。该标准于2020年12月30日发布,并将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标准》旨在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提供指导,确保其能够满足现代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该标准涵盖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基本功能要求,包括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服务流程、信息管理等方面。
二、硬件设施要求
1、基础设施
标准规定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应具备的基本硬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接种室、候诊区、留观区、冷链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这些设施的配置应满足预防接种工作的基本需求,确保接种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信息化设备
为了实现数字化管理,标准还对信息化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电子显示屏、自助服务终端、电子叫号系统等。这些设备能够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提升接种服务的便捷性。
三、软件系统要求
1、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应配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能够实现接种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系统应具备数据安全保护功能,确保患者信息的隐私和数据的完整性。
2、电子健康档案
标准要求门诊应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受种者的基本信息、接种记录、健康状况等。这有助于实现接种信息的长期跟踪和管理,为受种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四、服务流程规范
1、接种流程
标准对接种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预约、登记、接种、留观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以确保接种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应急处理
针对可能发生的疫苗不良反应等紧急情况,标准规定了应急处理流程,包括应急响应、信息上报、后续跟踪等,以保障受种者的健康安全。
五、信息管理与安全
1、数据管理
标准强调了数据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门诊对接种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安全防护
在信息安全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以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预防接种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