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42448-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FiSMA1.1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2448-2023
中文名称:《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FiSMA1.1方法》
发布日期:2023-03-17
实施日期:2023-10-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起草单位: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益安人防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邓姿娴、李文鹏、黄家裕、苏伟、温家凯、王威、王公韬、杨根兴、张旸旸、刘林、季永炜、农强、王则瑶、李敏、周长怀、龚家瑜、于铁强、吕雪、李刚、李雨泓、庞懿丽、李勍、刘鹏飞、楼莉、周长伦、车江涛、周鸣乐、孙金洋、代寒玲、吴迪龙、麻妮娜、李谦、董冠涛、李婷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L77软件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
GB/T 42448-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FiSMA1.1方法》介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FiSMA1.1方法》标准,以下简称为“GB/T 42448-2023”。该标准将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为软件开发的功能规模测量提供统一的参考和指导。
一、标准的发布背景
随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产品的功能日益复杂,对软件功能规模的准确测量成为了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提高软件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需要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来测量软件的功能规模。GB/T 42448-2023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它为软件功能规模的测量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可量化的方法。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功能规模测量的定义
GB/T 42448-2023明确了功能规模测量(Function Size Measurement, FSM)的概念,即通过量化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来评估软件的大小和复杂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软件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软件项目的范围,从而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和进度规划。
2、FiSMA1.1方法的框架
标准详细介绍了FiSMA1.1方法的框架,包括功能规模测量的步骤、原则和计算公式。FiSMA1.1是一种基于功能点分析(FPA)的测量方法,它通过分析软件的14个功能特性来计算功能规模。
3、功能特性的分类和测量
标准详细列出了14个功能特性,并为每个特性提供了测量指南和示例。这些特性包括用户效率、在线更新、在线操作、设备效率、在线事务处理、设备效率、安装便利性、操作便利性、多站点使用、变更便利性、安装便利性、操作便利性和多用户效率。
4、功能规模的计算
标准提供了计算功能规模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何将各个功能特性的测量值转换为功能点数(FPA),以及如何将功能点数汇总得到最终的功能规模。
三、标准的实施意义
GB/T 42448-2023的实施将对软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为软件功能规模的测量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软件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标准化的测量方法有助于不同软件项目之间的比较,为软件成本估算和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标准的实施还将促进软件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标准的应用场景
GB/T 42448-2023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件项目,无论是商业软件、开源软件还是嵌入式系统,都可以采用该标准进行功能规模的测量。该标准也适用于软件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