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51/T 1607-2013《杜鹃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1/T 1607-2013
中文名称:《杜鹃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
发布日期:2013-11-12
实施日期:2013-12-01
发布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1/T 1607-2013《杜鹃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介绍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11月12日发布了DB51/T 1607-2013《杜鹃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并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将对这一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标准概述
DB51/T 1607-2013《杜鹃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为四川省内的杜鹃观赏苗木培育提供指导。该标准涵盖了杜鹃观赏苗木的种植、培育、管理和质量分级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培育出的苗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二、培育技术规程
1、种苗选择
标准规定,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杜鹃花种苗作为培育对象。同时,种苗的品种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区和环境的需求。
2、土壤准备
土壤是苗木生长的基础,标准对土壤的要求包括: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排水性,以及适宜的肥力。还应定期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水分管理
杜鹃花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因此标准对水分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在干旱季节,应适当增加灌溉次数,以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4、施肥管理
施肥是苗木生长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应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同时,还应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苗木生长过快,影响其观赏价值。
三、质量分级
1、分级标准
标准对杜鹃观赏苗木的质量进行了分级,主要依据苗木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观赏价值等因素。具体分级标准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不合格。
2、检验方法
为了确保苗木质量的准确性,标准还规定了苗木质量的检验方法。包括:苗木的形态特征、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方面的检查。还应定期对苗木进行病虫害防治,以提高苗木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四、标准实施的意义
DB51/T 1607-2013《杜鹃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的实施,对于规范杜鹃观赏苗木的培育过程、提高苗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升四川省内杜鹃观赏苗木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园林观赏需求。通过规范苗木的培育技术,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苗木的生态效益。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