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Z/T 12027-2012《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基本信息
标准号:FZ/T 12027-2012
中文名称:《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
发布日期:2012-12-28
实施日期:2013-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起草单位:浙江中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湖州威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新型纺织品研发重点实验室、宏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起草人:田光祥、章友鹤、陈顺明、赵连英、洪新强、王憬义、叶戬春、韩作民
中国标准分类号:W12棉纱、线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纱线
FZ/T 12027-2012《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介绍
在纺织工业中,粘胶纤维因其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而在服装、家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规范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的生产和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12月28日发布了FZ/T 12027-2012《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标准,并自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FZ/T 12027-2012《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是一项针对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规定。该标准适用于生产和销售的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不包括经过染色或特殊整理的纱线。
二、质量要求
1、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的基本质量要求,包括纤维含量、线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确保了纱线的物理性能满足纺织生产的基本需求。
2、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标准对纱线的外观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无严重疵点、无异常纤维、无明显色差等。这些要求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是纱线性能的核心,标准对纱线的内在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捻度、回潮率、油污等,以确保纱线在后续的纺织加工中能够稳定发挥其性能。
三、试验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的试验方法,包括纤维含量的测定、线密度的测定、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等。这些方法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测试标准,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规则
1、组批规则
标准规定了产品的组批规则,即如何将产品分组进行检验。合理的组批规则有助于提高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2、抽样方法
抽样是检验工作的基础,标准对抽样方法进行了规定,确保了抽样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3、判定规则
判定规则是检验工作的最终依据,标准对产品的合格与否提供了明确的判定标准。
五、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1、包装
标准对产品的包装方式、包装材料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2、标志
产品的标志是消费者识别产品的重要依据,标准规定了产品标志的内容和要求,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3、运输
为了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标准对运输条件和方法进行了规定。
4、储存
储存条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标准对储存环境、储存期限等进行了规定。
FZ/T 12027-2012《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转杯纺粘胶纤维本色纱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统一的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