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GB/T 42561-2023《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实时以太网适配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2561-2023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实时以太网适配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
发布日期:2023-05-23
实施日期:2023-12-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起草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格麟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王浩、郭雄、王婷、黄旭炜、杨宏、卓兰、薛百华、黄学达、刘洋、魏旻、黄庆卿、王平、程远、王晋、罗长亮、张焱、石文强、周思源、廖崟宇、刘琼、陈超、刘勇、许明伟
中国标准分类号:L79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开放系统互连(OSI)
GB/T 42561-2023《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实时以太网适配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介绍
GB/T 42561-2023《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实时以太网适配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是一套全新的国家标准,于2023年5月23日发布,并将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详解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需要实时、可靠通信的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场景。无论是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还是医疗健康领域的设备互联,均需遵循本标准的规定。
2、技术要求
标准详细规定了实时以太网适配时间敏感网络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网络架构设计
通信协议
服务质量(QoS)保障
网络安全性
故障检测与恢复机制
3、性能指标
对于实时以太网的性能指标,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
传输延迟
抖动
丢包率
带宽利用率
这些指标的设定旨在确保网络通信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二、关键技术点
1、网络架构设计
标准强调了网络架构设计的合理性,要求网络应具备模块化、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系统。
2、通信协议
标准对通信协议的选择和实现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这包括对协议栈的优化、传输控制机制的改进等。
3、服务质量(QoS)保障
为满足时间敏感网络的需求,标准提出了QoS保障措施,包括优先级调度、流量整形和拥塞控制等,以确保关键数据的优先传输。
4、网络安全性
网络安全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实时以太网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异常检测等。
5、故障检测与恢复机制
标准还规定了故障检测与恢复机制,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这包括故障检测算法、故障恢复策略和系统冗余设计等。
三、标准实施的意义
1、提升通信效率
通过实施GB/T 42561-2023标准,可以显著提升系统间通信的效率,减少延迟和抖动,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2、增强系统可靠性
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有助于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促进技术创新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实时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坚实的基础。
4、规范行业发展
GB/T 42561-2023标准的实施,将为相关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GB/T 42561-2023《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实时以太网适配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实时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