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3445-1992《信息交换用汉字256 x 256 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3445-1992
中文名称:《信息交换用汉字256 x 256 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发布日期:1992-04-21
实施日期:1992-01-02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开发公司
中国标准分类号:L63计算机外围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GB/T 13445-1992《信息交换用汉字256 x 256 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介绍
《信息交换用汉字256 x 256 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标准(以下简称“GB/T 13445-1992”)是一项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的点阵字模集和数据集的要求,旨在实现信息交换过程中汉字的正确表达和传递。
一、标准发布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交换的需求日益增长。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信息交换中准确、规范地表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GB/T 13445-1992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确保信息交换过程中汉字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二、标准主要内容
1、字模集规定
GB/T 13445-1992规定了汉字的点阵字模集,采用256 x 256点阵的楷体字模。这种点阵字模可以清晰地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满足信息交换的需求。
2、数据集规定
除了字模集,该标准还规定了汉字的数据集。数据集包含了汉字的编码、字序等信息,为信息交换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3、字符集范围
GB/T 13445-1992规定了字符集的范围,包括常用汉字、部分生僻字等。这为信息交换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汉字资源。
4、编码规则
标准还对汉字的编码规则进行了规定,包括汉字的内码和外码。内码是汉字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式,外码是汉字在信息交换中的编码方式。这些编码规则有助于实现汉字在不同计算机系统和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一致性。
三、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1、规范汉字信息交换
GB/T 13445-1992为汉字信息交换提供了规范,确保了汉字在不同计算机系统和信息交换过程中的正确表达和传递。
2、促进信息技术发展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规范的汉字信息交换方式,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3、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
GB/T 13445-1992通过规范汉字的点阵字模和数据集,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汉字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标准实施情况
GB/T 13445-1992自1992年1月2日起正式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在信息交换、计算机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汉字的规范化、信息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