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AS 2.1-2019 T/PPAC 2.1-2019《团体标准涉及专利处置指南 第1部分:总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T/CAS 2.1-2019 T/PPAC 2.1-2019
中文名称:《团体标准涉及专利处置指南 第1部分:总则》
发布日期:2019-12-09
实施日期:2019-12-09
发布部门:中国标准化协会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
起草单位:TD产业联盟(北京电信技术发展产业协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中国针灸学会、国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标知识产权促进中心等
起草人:王鹏、蔡然、耿洪彪、刘新民、史少华、董国锋、郑燕峰、董亚丽、王钾、丁彦辞、李建国、李武峰、李长缨、王兵、王亚宁、张志勇、张世娟、亓新、袁俊瑞、刘昭、姜波、马新、孙志勇、郑衍松、李军、吴淑琪、秦子淇、郭宇博、杨一凡、古群、林逊、郑波、孟庆才、于彩灵、王国胜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20标准化总则
T/CAS 2.1-2019 T/PPAC 2.1-2019《团体标准涉及专利处置指南 第1部分:总则》介绍
2019年12月9日,中国标准化协会与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联合发布了《团体标准涉及专利处置指南 第1部分:总则》(以下简称“本标准”),旨在规范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专利的处置,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专利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制定相关规范予以指导。本标准的出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团体标准制定中的专利处置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
二、标准主要内容
1、专利信息的披露
本标准明确要求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参与各方应主动披露其拥有或知晓的与标准相关的专利信息。这一规定有助于各方了解潜在的专利风险,为后续的专利处置提供基础信息。
2、专利的评估与分析
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组织应对披露的专利信息进行评估与分析,以确定其对标准的影响程度。评估内容包括专利的有效性、保护范围、与标准的关联性等。
3、专利的处置方式
本标准提供了多种专利处置方式,包括专利的许可、转让、放弃等。组织应根据专利的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置方式。
4、专利处置的程序
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专利处置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专利信息的收集、评估、决策、实施等。本标准对专利处置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规范,以确保专利处置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5、专利纠纷的解决
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如出现专利纠纷,组织应采取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本标准对专利纠纷的解决途径和程序进行了规定,以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三、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专利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促进技术创新
通过规范专利处置,可以降低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专利风险,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进步。
2、保护知识产权
本标准明确了专利信息的披露、评估、处置等要求,有助于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知识产权的秩序。
3、提高标准质量
规范专利处置有助于避免因专利问题导致的团体标准制定的中断或延误,提高标准的制定效率和质量。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团体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团体标准涉及专利处置指南 第1部分:总则》的发布与实施,为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专利处置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