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1943-2019《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1943-2019
中文名称:《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19-10-25
实施日期:2020-05-01
发布部门:海关总署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起草单位:哈尔滨海关、上海海关等
起草人:栾凤侠 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SN/T 1943-2019《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介绍
海关总署于2019年10月25日发布了SN/T 1943-2019《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标准,旨在规范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标准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包括普通PCR(聚合酶链反应)和实时荧光PCR两种技术。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通过检测目标DNA序列的存在与否来判断小麦及其制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二、检测对象和范围
标准适用于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小麦粉、小麦胚芽、小麦胚粉等。通过对这些产品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控制转基因成分的流通,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检测方法
1、普通PCR检测方法
普通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定的引物对目标DNA序列进行扩增,然后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观察扩增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初步筛查和定性分析。
2、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在PCR扩增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变化,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来判断目标DNA序列的存在。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精确定量和高灵敏度检测。
四、样品制备和检测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样品的采集、制备、核酸提取、PCR反应体系的构建以及结果分析等步骤。这些步骤的规范操作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五、结果判定
标准提供了结果判定的准则,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设置以及结果的解释。通过这些准则,检测人员可以准确地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六、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标准还规定了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SN/T 1943-2019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小麦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同时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技术支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