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DB31/T 494-2010《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1/T 494-2010
中文名称:《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
发布日期:2010-09-01
实施日期:2010-11-01
发布部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1/T 494-2010《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介绍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9月1日发布了DB31/T 494-2010《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31/T 494-2010《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上海市内的验光配镜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视力健康。标准涵盖了验光配镜服务的全过程,包括服务流程、设备设施、人员要求、验光技术、镜片加工、镜架选择、售后服务等方面。
二、服务流程
标准对验光配镜服务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从业者在服务过程中遵循以下步骤:
1、咨询接待: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了解需求和情况。
2、视力检查:对消费者进行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
3、验光:根据视力检查结果,进行验光,确定配镜参数。
4、镜片加工:根据验光结果,选择合适的镜片进行加工。
5、镜架选择:根据消费者喜好和验光参数,推荐合适的镜架。
6、装配:将镜片装配到镜架上,确保镜片与镜架的匹配。
7、质量检验:对装配好的眼镜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8、交付使用:将合格眼镜交付给消费者,并提供使用指导。
三、设备设施
标准对验光配镜服务所需的设备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1、验光仪器: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验光仪器,确保验光结果的准确性。
2、加工设备:要求使用先进的镜片加工设备,保证镜片加工质量。
3、镜架陈列:要求镜架陈列整齐、分类明确,方便消费者挑选。
四、人员要求
标准对从事验光配镜服务的人员提出了以下要求:
1、专业资质: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如验光师、配镜师等。
2、业务能力: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能够熟练掌握验光配镜技术。
3、服务态度: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热情、耐心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五、验光技术
标准对验光技术提出了以下要求:
1、准确性:要求验光结果准确,能够真实反映消费者的视力状况。
2、科学性:要求验光过程遵循科学原理,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3、个性化:要求根据消费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验光服务。
六、镜片加工
标准对镜片加工提出了以下要求:
1、质量标准:要求镜片加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确保镜片的光学性能。
2、加工精度:要求镜片加工精度高,避免因加工误差影响佩戴效果。
3、加工速度:要求镜片加工速度快,缩短消费者等待时间。
七、镜架选择
标准对镜架选择提出了以下要求:
1、材质要求:要求镜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保证镜架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2、款式丰富:要求镜架款式丰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舒适度:要求镜架设计合理,佩戴舒适,不会产生不适感。
八、售后服务
标准对售后服务提出了以下要求:
1、保修政策:要求提供明确的保修政策,保障消费者权益。
2、维修服务:要求提供及时、专业的维修服务,解决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咨询服务:要求提供咨询服务,解答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疑问。
DB31/T 494-2010《验光配镜技术服务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上海市验光配镜行业、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