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DB53/T 618-2014《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晶硅生产中氢化尾气 组分含量》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3/T 618-2014
中文名称:《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晶硅生产中氢化尾气 组分含量》
发布日期:2014-08-28
实施日期:2014-12-01
发布部门: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3/T 618-2014《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晶硅生产中氢化尾气 组分含量》介绍
DB53/T 618-2014是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专门针对多晶硅生产中氢化尾气组分含量测定的标准。该标准于2014年8月28日发布,并自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规定内容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多晶硅生产过程中氢化尾气的组分含量测定,包括但不限于氢气、甲烷、硅烷、二氯硅烷等组分。
2、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如“氢化尾气”指的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氢的气体,“组分含量”则指这些氢化尾气中各组分的摩尔比。
3、仪器设备
标准规定了进行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气相色谱仪、进样器、色谱柱等,并对其性能和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4、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详细描述了样品采集的方法、步骤以及样品的保存条件,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5、分析步骤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氢化尾气组分含量的测定流程,包括样品的前处理、色谱条件的选择、测定方法、数据记录与处理等。
6、结果计算
规定了如何根据色谱图谱计算各组分的含量,并提供了计算公式和示例。
7、质量控制
标准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测定结果进行复核等。
二、标准的重要性
1、环境保护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化尾气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生产。
2、产品质量控制
精确的组分含量测定对于保证多晶硅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本标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测定方法,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3、行业标准化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统一行业内的测定方法,减少因测定方法不同而导致的数据差异,促进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DB53/T 618-2014《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晶硅生产中氢化尾气组分含量》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多晶硅生产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