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DB33/T 2009-2016《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2009-2016
中文名称:《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6-05-12
实施日期:2016-06-12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林业厅
归口单位: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林火监测信息中心、衢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淳安县林业局
起草人:杜国坚、李修鹏、陈友吾、宋其岩、倪荣新、杨华、唐陆法、程诗明、陈卓梅、吴智敏、翁永发、李红俊、余启国、杨在娟
中国标准分类号:B65森林资源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40绿化和造林
DB33/T 2009-2016《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介绍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DB33/T 2009-2016)是一项地方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6年5月12日发布,并于2016年6月12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生物防火林带是指通过种植具有防火功能的植物,形成一定宽度的林带,以隔离和减缓林火的蔓延,达到防火目的的林带。
二、标准主要内容
1、林带设计
标准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素和设计参数。设计原则包括生态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设计要素包括林带宽度、植物种类、种植密度等。设计参数则根据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合理确定。
2、植物选择
标准对生物防火林带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规定。选择的植物应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如抗火、耐火、不易燃等特性。同时,还应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生长速度、观赏价值等因素。
3、施工技术
标准对生物防火林带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土地整理、植物种植、养护管理等方面。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科学、规范、环保的原则,确保林带的质量和效果。
4、林带管理
标准对生物防火林带的后期管理提出了要求,包括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防火巡查等。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延长林带的使用寿命,提高防火效果。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森林火灾防御能力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可以有效隔离和减缓林火的蔓延,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火林带的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3、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提升林业科技水平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林业科技水平,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的防御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