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1688-2010《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688-2010
中文名称:《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0-12-20
实施日期:2011-02-2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688-2010《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技术规程》介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养殖品种,其冬季暂养技术对于保障虾的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DB32/T 1688-2010《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技术规程》是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克氏原螯虾的冬季暂养工作,提高养殖效果。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一、标准发布背景
克氏原螯虾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种,冬季暂养技术是其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养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虾体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疾病多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DB32/T 1688-2010《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技术规程》。
二、标准主要内容
1、暂养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等。这些条件对于虾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例如,水温应保持在16-22℃,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pH值应保持在7.0-8.5之间。
2、饲料与投喂
标准对克氏原螯虾的饲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方法进行了规定。饲料应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投喂量应根据虾的体重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投喂方法应遵循定时、定量、定位的原则。
3、疾病预防与控制
为降低克氏原螯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加强虾体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虾等。
4、水质管理
标准对克氏原螯虾养殖水体的水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定期检测水质参数、保持水体清洁、合理使用水质调节剂等。
5、暂养设施与设备
标准对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所需的设施和设备进行了规定。包括暂养池的设计、建设、消毒等,以及增氧、投喂、水质监测等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实施DB32/T 1688-2010《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保障食品安全
标准对饲料、水质、疾病预防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保障克氏原螯虾的食品安全,减少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
3、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标准有助于规范克氏原螯虾养殖行业,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32/T 1688-2010《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克氏原螯虾养殖行业、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