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2653-2014《秸秆捡拾打捆机 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653-2014
中文名称:《秸秆捡拾打捆机 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4-03-30
实施日期:2014-04-3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653-2014《秸秆捡拾打捆机 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介绍
DB32/T 2653-2014《秸秆捡拾打捆机 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于2014年3月30日发布,并于同年4月30日正式实施。
一、作业质量指标
1、捡拾率
捡拾率是衡量秸秆捡拾打捆机作业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标准规定了捡拾率的计算方法,即捡拾的秸秆重量与作业区域内秸秆总重量的比值。捡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秸秆回收的效率和成本。
2、打捆密度
打捆密度是指秸秆捆内秸秆的紧密程度。本标准对打捆密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秸秆捆的稳定性和便于储存、运输。
3、捆型尺寸
捆型尺寸包括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本标准对捆型尺寸的允许偏差进行了规定,以保证秸秆捆的标准化和便于后续处理。
二、评价方法
1、捡拾率的测定
捡拾率的测定需要在作业前和作业后分别称量秸秆的重量,并计算其比值。本标准提供了捡拾率测定的具体步骤和计算公式。
2、打捆密度的测定
打捆密度的测定需要测量秸秆捆的体积和重量,并计算其比值。本标准对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3、捆型尺寸的测定
捆型尺寸的测定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对秸秆捆的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本标准对测量精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
三、评价标准
1、作业质量等级
本标准将作业质量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捡拾率、打捆密度和捆型尺寸的要求。这有助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作业质量等级。
2、作业质量的判定
作业质量的判定需要根据测定结果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本标准提供了判定作业质量是否合格的具体方法。
DB32/T 2653-2014《秸秆捡拾打捆机 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秸秆捡拾打捆机的作业质量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有助于提高秸秆回收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