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22/T 1768-2013《杨树烂皮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22/T 1768-2013
中文名称:《杨树烂皮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3-02-06
实施日期:2013-06-01
发布部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DB22/T 1768-2013《杨树烂皮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介绍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22/T 1768-2013《杨树烂皮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于2013年2月6日发布,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
1、病害识别
《规程》首先对杨树烂皮病的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进行了详细描述,以便林业工作者能够准确识别病害。这包括病害在杨树上的具体表现,如树皮腐烂、树干流胶等,以及病原菌的种类和特性。
2、病害调查
《规程》规定了病害调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病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和程度等信息的收集,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3、综合防治措施
《规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农业防治强调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和修剪等管理措施;生物防治则侧重于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化学防治则涉及合理使用农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4、监测与预警
《规程》强调了对杨树烂皮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要求定期对杨树林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病害的扩散和损失。
5、效果评估
《规程》还规定了对防治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病害控制率、树木生长状况等指标的测定,以评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二、标准意义
《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吉林省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杨树资源,还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三、实施建议
为了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建议相关部门和林业工作者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对杨树烂皮病防治的认识和技术水平。同时,应定期对《规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