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1576-2007《草种引种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576-2007
中文名称:《草种引种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7-12-18
实施日期:2008-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业司
归口单位: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全国畜牧总站、农业部全国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起草人:余鸣、尹晓飞、马金星、陈志宏、汪玺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种子、苗水、苗圃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NY/T 1576-2007《草种引种技术规范》介绍
《草种引种技术规范》(NY/T 1576-200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规范草种引种活动,确保草种的质量和安全,促进草业的健康发展。
一、标准概述
《草种引种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是一套全面的技术指导文件,它涵盖了草种引种的全过程,包括草种的选择、引进、隔离、检疫、试验、种植和评价等方面。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草种引种工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草种引种的成功率和效益。
二、草种选择与引进
1、草种选择
本标准强调草种选择的重要性,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草种。草种的选择应考虑其适应性、生产性能、抗逆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应考虑草种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2、引种途径
本标准规定了草种引种的合法途径,包括从国内外合法渠道购买、交换或赠与。所有草种在引进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批准,确保其合法性和安全性。
三、隔离与检疫
1、隔离
为了保护本地生态系统免受外来物种的潜在影响,本标准要求对引进的草种进行隔离。隔离措施包括在指定的隔离区进行种植观察,确保草种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检疫
本标准规定了草种检疫的具体要求,包括对草种进行病虫害和杂草的检测。检疫工作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以确保草种的健康状况和生态安全。
四、试验与评价
1、试验
在草种引进后,本标准要求进行一系列的田间试验,以评估草种的生长表现、产量、品质和其他相关特性。试验结果将作为草种推广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2、评价
本标准提出了草种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草种的适应性、生产性能、抗逆性、经济价值和生态影响等。评价结果将指导草种的合理利用和推广。
五、种植与推广
1、种植技术
本标准详细阐述了草种种植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技术的规范实施,有助于提高草种的成活率和生产效益。
2、推广应用
本标准鼓励在评估和试验的基础上,将表现良好的草种推广到适宜的地区。推广工作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草种的广泛应用和效益最大化。
《草种引种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草种引种工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草种引种的成功率和效益,促进草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