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LY/T 2851-2017《柏肤小蠹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2851-2017
中文名称:《柏肤小蠹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7-06-05
实施日期:2017-09-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提出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归口单位: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2)
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所、临汾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晋中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起草人:苗振旺、梁丽珺、苗彤、吴旭东、周维民、王晓俪、靳成龙、高晋华、高洁、尹德善、骞军彦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LY/T 2851-2017《柏肤小蠹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国家林业局于2017年6月5日发布了《柏肤小蠹防治技术规程》(LY/T 2851-2017),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柏肤小蠹防治技术规程》(LY/T 2851-2017)是一项针对柏肤小蠹的防治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防治措施,减少柏肤小蠹对森林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该标准涵盖了防治原则、防治方法、监测与预警、防治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为林业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治指南。
二、防治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调在柏肤小蠹防治工作中,应以预防为主,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实现综合防治。
2、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要求在防治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防治措施的安全有效,避免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指导的策略,制定适合当地条件的防治措施。
三、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利用柏肤小蠹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物理防治:通过人工捕捉、诱捕器等物理方法,直接减少柏肤小蠹的数量。
3、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避免环境污染。
4、生态调控:通过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木抗虫能力等生态调控措施,降低柏肤小蠹的发生概率。
四、监测与预警
1、监测:定期对柏肤小蠹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掌握其发生动态。
2、预警: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林业工作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防治效果评估
1、效果评估:对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柏肤小蠹数量的减少、林木生长状况的改善等。
2、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柏肤小蠹防治技术规程》(LY/T 2851-2017)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