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GB/T 43582-2023《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应用程序接口 中间件技术指南》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3582-2023
中文名称:《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应用程序接口 中间件技术指南》
发布日期:2023-12-28
实施日期:2024-04-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90)
起草单位: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智慧版权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版全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郝汉、李鸣、昌文婷、张杰、胡怀勇、李斌、周平、李克鹏、张子怡、于秀明、李伟、杜宇、肖伟、王义、王栋、相里朋、笪鸿飞、李努锲、陶立春、阚海斌、张潇丹、张何东、刘天成、王保春、邵兵、张亮亮、余珊、任常锐、兰春嘉、劳卫伦、龚自洪、欧昀、宋文鹏、杨征、朱烨东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信息处理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信息技术应用
GB/T 43582-2023《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应用程序接口 中间件技术指南》介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43582-2023《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应用程序接口 中间件技术指南》发布日期为2023年12月28日,并将从202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1、规范接口设计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统一的接口标准来确保不同系统和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性。本标准通过规定API中间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减少不同区块链平台之间的技术壁垒,促进技术融合和创新。
2、提高开发效率
统一的技术指南可以为开发者提供清晰的开发框架,减少在接口设计和集成过程中的重复工作,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降低开发成本。
3、保障数据安全
通过标准化的API中间件,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数据访问权限,确保数据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首先对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中的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包括但不限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等,为后续的技术规范提供了基础。
2、接口设计原则
标准提出了API中间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模块化、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兼容性等,确保接口设计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3、功能要求
标准详细列出了API中间件应具备的功能,包括数据访问、智能合约调用、交易管理、事件监听等,为开发者提供了明确的开发目标。
4、安全性要求
本标准特别强调了API中间件的安全性要求,包括身份验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和错误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区块链应用的安全可靠。
三、实施建议
1、培训和教育
为了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建议相关企业和开发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全面理解标准的技术内容和应用要求。
2、技术适配
开发者在设计和实现API中间件时,应考虑现有系统的兼容性,确保新旧系统能够无缝对接。
3、持续更新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API中间件的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建议相关企业和开发者关注标准的最新动态,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和调整。
GB/T 43582-2023《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应用程序接口 中间件技术指南》的发布,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