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J/T 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HJ/T 393-2007
中文名称:《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7-11-21
实施日期:2008-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提出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起草单位:南开大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Z05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40污染、污染控制和保护
HJ/T 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07年11月21日发布了HJ/T 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08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总则
《规范》明确了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等。《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扬尘污染控制,旨在指导和规范城市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
2、扬尘源的识别与分类
《规范》对扬尘源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包括建筑施工、市政工程、道路清扫、工业企业、物料堆场、裸露地表等六类扬尘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扬尘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3、防治措施
《规范》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包括:
(1)建筑施工扬尘防治: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设置围挡、覆盖、喷水降尘等。
(2)市政工程扬尘防治:要求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降尘措施,如覆盖、喷水降尘等。
(3)道路清扫扬尘防治:要求城市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清扫方式,减少扬尘污染。
(4)工业企业扬尘防治:要求工业企业采取密闭、覆盖、喷水降尘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5)物料堆场扬尘防治:要求物料堆场采取覆盖、喷水降尘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6)裸露地表扬尘防治:要求城市管理部门采取绿化、硬化等措施,减少裸露地表的扬尘污染。
4、监测与评估
《规范》要求对扬尘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监测内容包括扬尘浓度、扬尘排放量等,评估内容包括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扬尘污染的控制效果等。
5、监督管理
《规范》对扬尘污染的监督管理提出了要求,包括:
(1)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2)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3)加强扬尘污染的执法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规范》的意义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防治城市扬尘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了城市扬尘污染的防治水平,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规范了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3、强化了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保责任,推动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扬尘污染防治。
HJ/T 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为我国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