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GB/T 23245-2009《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3245-2009
中文名称:《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
发布日期:2009-02-06
实施日期:2009-08-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民政部
归口单位:全国城市临时性社会救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等
起草人:李波、高月玲、王素英、张齐安、杨安志、富强、吴越富、余少祥、王昌伦、许东
中国标准分类号:A22术语、符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01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GB/T 23245-2009《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介绍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标准于2009年2月6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详解
1、术语定义
标准首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进行了明确规定,明确了流浪乞讨人员是指那些因生活困难而流浪街头、向他人乞讨以维持生计的人员。这一定义为后续的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服务对象。
2、救助类别
标准进一步细分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类别,包括临时救助、长期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并对每一类别的救助内容和条件进行了详细说明。
3、救助程序
标准规定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程序,包括救助申请、审核、批准、实施和监督等环节,确保救助工作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4、救助标准
针对不同类型的救助,标准设定了救助标准,如救助金额、救助期限、救助条件等,以确保救助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救助机构
标准明确了负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机构,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并对这些机构的职责和义务进行了规定。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统一救助工作的术语和标准,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